英国论坛
转载:对于TT这款水冷散热,“纯金处理器”同学描述还是比较细致的。不过有一点,就是纯金同学的文章字和描述在图片的上方,可能大家处看他的文章会有点别扭,习惯就好……
一直深度着迷DIY的水冷,我曾经对水冷的理解和想象也绝对是高大上,难以驾驭的。最大的恐惧感来源于对流动液体的不可预见性----你懂的。
较早前,纯金折腾过Tt Water 3.0一体式水冷,算是对于CPU水冷的尝试,价格不高,压压I7 4770K超个4.5G什么的,没有任何压力,相比同价位的风冷,无论空间优势还是散热优势都更胜一筹。
玩DIY,散热算是个特别的方向,一旦中毒,折腾的心将永不停息!
对于水冷来说,完全自己购买各种材料亲手打造是一个不错的玩法,但本人的动手能力和组合能力实在有限,就不给自己徒增烦恼了,DIY嘛,咱就图一乐,弄点轻松的节奏…
Tt BigWater 760PRO入手,BIG!…好形象的修饰词,下一波会是"Huge"的节奏吗?
超大的手提箱子,重量了得。

全接口支持,最新的2011也支持。散热主体占据的是两个5.25寸的光驱位置。


回帖
“大水”760PRO!


包装上的简单配置一览,小泵、水槽、水冷头以及散热风扇介绍一应俱全。

包装内部一览:

全部的配件如图:量瓶、水冷液、2U 5.25寸的一体式水冷主体、水管以及金属配件包。

回帖
绿色水冷液一瓶。没具体打开看,看起来像是蒸馏液加了绿色荧光。

小量瓶,有250毫升的刻度。

根据自己的要求调节水冷液的多少。

水冷管也是绿色的,目测有1米多。

回帖
Tt BigWater 760PRO的主体,水泵、水槽、冷排一体化,起初还以为那一小块是液晶屏幕,实际上是个看水位的地方。

需要占用两个光驱位置。

“大水”的LOGO。

小旋钮可以调节水冷排的风扇转速。

回帖
连接线应该做得隐蔽一点才是,露出个小线头影响整体感。

占用两个光驱位,侧面具备了固定的螺丝孔。

Tt BigWater 760PRO水冷主体的全貌:

丰富的黑化鳍片。默认配置了单面的12CM风扇,如果有需要,空间足够还可以增加一个强化冷排的散热。

回帖
水槽位置,螺丝拧开就能注入水冷液了。

印有Tt LOGO的水泵,噪音什么的尚且不知道,后期装好测试再来报告。

12CM自带蓝色LED的风扇,有金属网保护。

水槽、冷排以及水泵之间的连接已经出厂就搞定了,不需要自己再折腾了。

回帖
需要处理的连接是,水管和冷排的连接,以及水管和水冷头的连接。

Tt BigWater 760PRO的水冷头和底板扣具。

非常精美的水冷头,印有Tt 的LOGO。

底部做了镜面处理,使用前记得先撕掉小薄膜。

回帖
水冷头的材质应该是纯铜镀铬的。

关键性配件,锁口环,保障水管和水冷头之间的完美闭合,防止漏液就看它的了。

手持操作,看起来就是一按一松这么简单。

固定水冷头的各种螺母、螺丝配件。

回帖
精美的五金小件给“大水”760PRO增色不少。



Tt 大水 760PRO先晒图到这,上了机再看效果~~呼…
回帖
装机平台:
i7-4770K OC 4.5G
IGAME Z97 X
IGAME GTX 780 Ti 九段
HY DDR3 2133 4G*2
MAZXS 800W
Tt Core V51

今天主要的工作是更换Tt 大水 760PRO。

拆去前板,准备上大水的主体。

Tt Core V51换散热器是非常方便的,主板背面是可以操作的,不像有些主板那样挡住了,非得拆主板不可。

回帖
底部扣具轻松装好。

先装好闪闪发光的水冷头。

Tt v51正好有两个5.25寸的位置,不过必须拆掉一个,才能装进“大水”。

比划了一下,位置完美契合。

回帖
孔位对准还可以上两颗螺丝加强固定。

不过现在就固定为时尚早,先要装好水管各种才是。

绿色的荧光管果然给力。起先我还担心会不会漏液,结果安装水管的时候就彻底安心了,接口分成三段单向卡口,还有全钢扣具帮助,真心没问题了。

然后搞定CPU的水冷头,接口就完成了。

回帖
可以安装到5.25寸位置里面了。

加水冷液的时候,一定小心。而且需要通电注液,让水泵排出空气。

完美搞定,水冷液保证和REFILL那个位置齐平即可。

水平一般,还有点气泡没有完全排空,不过这对散热效果影响不是太大。


回帖
大水760PRO和V51的前面板结合那是相当的到位!



装机完毕。

回帖
通电后的效果,水冷液绿色的挺好看的。




整体而言,V51和大水760pro搭配是非常舒服的,安装后的整体效果我也很喜欢。不过水冷管如果多配置一点就好了。一来希望颜色能够多变一点,二来水冷管时间长了会老化,也有个更换的需求。
回帖
嗯!!!!!!!!!!!!!!!!!!!!!!!!!
回帖
看起来好屌。
回帖
:):):):):)